峨眉派:其他

 武林门派     |      佚名

 清初,峨眉山白龙洞湛然法师著《峨嵋拳谱》一书,书中写道:“一树开五花,五花八叶扶,皎皎峨眉月,光辉满江湖”。所谓“八叶”,“叶”是指拳术技击风格而言,“八叶”即八个具有不同拳术风格的门派。所谓“五花”,“花”是从流行的地区而言,‘五花’即指流行于不同地区的五个流派。“五花八叶扶”, 意味着五个不同地区的流派和八个拳术门派。

  峨眉拳术的八大门派是“僧、岳、赵、杜、洪、化、字、会”:

  (一)僧门

  僧门指峨眉山佛教所创立的武术门派,据说为宋代峨眉山白云禅师所创。白云禅师在山间
与各种动物为邻,细心揣摩这些天地灵物抓、扑、腾、猎、闪、嬉的动作,创立了龙、虎、鹤、蛇、豹五行拳,为峨眉派镇山之宝,一直流传下来。此门特点是拳、掌、肘、腿并重,高桩长手,以前虚后实的含机桩式为主。拳术有火龙、练步、大连环、虎豹、六通等,以火龙拳为代表。器械有峨嵋双钩、双匕首、峨眉刺、棍、刀、铁尺等。
清代中叶,少林派大侠马朝柱,刺杀嘉庆帝未成(朝廷钦犯),亡命四川,为躲避朝廷耳目,更名为百家姓之首姓赵,以卖麻布为生.人称赵麻布。赵深得少林派之精髓,武功精绝,随地择徒授教.共教泥鳅、黄鳝、黎猴子、刘阙巴(四人真名已不可考)、觉登武、魏登云、侯仕福(太平军石达开部又名侯三大王)等徒弟,遂立赵麻布派。僧门赵麻布派,乃集少林、峨眉两大派精华而成之名门嫡派。其中以魏登云最得赵之真传,他应用易经、太极八卦的哲理去研究武学,创造七十二擒拿、六十四卦手,武功已出神如化,被当时朝廷封为“武圣”随后,周腾蛟先从刘阙巴、觉登武学艺后,再从魏登云兼习内外功,终得大成,旋赴武科考试,中进士出任边防为广东偏将。周出战皆用大镗,冲锋在前,一生征战从未负伤,时人呼为“周缆”:晚
年被四川总督礼聘为清军五营总察,三年一次巡视,考核军中教官武艺。周在成都韦驮堂(今文庙后街)教授学生,各地的徒众计有上千人,著名者有侯坦、宋鹞山、王镜屏、钟志安、杨先发、么蛮子等。其中,侯坦武艺尤为精绝,被周收为义子,请清朝思想家吴桥子隐士授玄门内丹,袁子凡(唐代袁天罡后代)授群经诸子,侯坦亦擅长大缆,后人称其“侯镗”:名列当时四川武林“五龙二猴”(李飞龙、张永龙、陈柱龙、李云龙、李犹龙、侯坦、侯万里)之中。清代末期,侯坦与其师倡导成立了武术组织达摩会,周腾蛟、吴蔚生(剑仙王燕子女婿)任正、副会长,王镜屏任执法。并得到许多老拳师的支持和参与,(举行达摩会的时间是每年农历十月初十),地点在成都文庙后街的韦驮堂。其宗旨是排除门派之见,团结国术界共同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,以武会友,相互切磋,取长补短,拜师收徒.提高武德。达摩会场面精彩壮观,为四川及成都武术活动发展起到了相当推动作用,功不可没。 19 19年,侯坦在成都中莲池街螃蟹石门窦开棚授徒,其中的蓝伯熙、彭栋梁(彭元植)、刘文华、侯仲约、张志清(女),晏星五、杜子明等,都成了四川及成都“打金章”擂台上威名赫赫的人物。杜子明医术高明,解放后一直在北京工作,为我国骨伤科名医,故后葬于八宝山。蓝伯熙被誉为“南侠”: 彭元植则
有“蜀中第一快手”的美称,流传歪今。侯坦之子侯仲约武艺超群、内功深厚、枪法精绝,被誉为“小罗成”:由此,侯坦及螃蟹石门窦之名遂煊赫川省内外,“侯门深似海”之说,亦不胫而走。
峨眉派僧门出了这么多著名武术家,并非偶然,除历代前辈教训有方外,重要原因之一,便是前辈所承,乃是由赵麻布——魏登云一~周腾蛟——侯坦——侯仲约——何伟琪等一脉相承的峨眉僧门正宗,拳理深奥,博大精深,科学系统。而今,峨眉僧门迄今数百年代代相承不衰,人才济济。以坚持我传统武术风格为宗旨,以弘扬我中华国粹为已任,任重而道远,则有待于吾门同仁夙兴夜寐之努力也。


  (二)岳门

  相传,此门的拳术是由岳飞所授,故称“岳门”,此说无史料证实。出拳时,前手需外旋成圆,有“不画圆不成拳,敌方手来无法拦”之说。此门矮桩见长,出手较重,强调靠身打法,多利用五峰六肘之力面对面迎战对手,步法突出弓箭步,即左腿上前半步,屈曲如弓,右腿伸直如箭,变成弓箭裆,此时两腿都有实劲了。拳种有金锁手拳、二十连拳、游禽拳等,器械多用棍,以对打为主。
  岳门流传于川东、川南一带,拳种有金锁手拳、岳家拳、十二连拳、游禽拳、白猿望桃、九滚十八跌等,器械多使棍,并以实地对练为主。颇具实战的价值。

  (三)赵门

  流行于川南一带。据传,赵门的拳术具有宋朝开国皇帝赵太祖的拳术风格,故称“赵门”。此门技击方法与少林武术有联系,讲究翻滚跳跃,舒展大方,善用腿功。和南派“踢不过膝”的技击风格迥然不同。但赵门无旋风脚,只有单腿横击。此门以高桩为主。拳种有梅花肘、黒虎拳、奇门拳等,器械有勾镰、双刀等。
  

  (四)杜门

  杜门源说纷纭,一说“杜”者杜绝也,有阻止敌人进攻之意。技击特点是少用拳、多用掌,封锁严密,善使柔劲。一说“杜”者死拼也,三国时,诸葛亮巧布八阵图中即有“休、生、伤、杜、景、死、惊、开”八门。另外故老相传清朝乾隆年间,善擒拿术的江西武术大师杜观印,曾来四川向此门派传授擒拿术,故称“杜门”。杜门讲究跌法,主要以破坏对方的重心取胜。拳术有问津拳、鹞子拳等,器械有枪、棍、大刀等。
现流行于成都、重庆、乐山、自贡、南充一带。
  (五)洪门

  
  洪门在四川流行甚广,分布于成都、重庆、乐山、万县、达县、涪陵等地。有南北派之分。南派注重精、气、神一体。内外兼修,以威取胜,以声催力,凶猛异常。北派招式四平大马,清晰舒展,旋腕翻臂,善守善攻。两者均注重眼神逼人,正面迎敌;动作大开大合,手脚并重。防御多用小臂格挡,即为“袖内藏珠”之法:“来得高往上挑,来得矮往下斩,不高不矮用手排。”
  洪门拳种的套路除大小洪拳外,有近70个功架,如缠手、五虎捶、二路红、燕青红、大八仙等,器械有青龙剑、峨眉短棍、五秀刀、蹯龙枪、春秋刀、棍、凳等。此门的代表为洪拳,颇有名气,在四川流传甚广。

  (六)化门

  化门亦称蚕闭门,“蚕”即行拳时如吞之吐丝,连绵不断。闭即应敌时紧封敌手,避实就虚。也有人认为化门名称以源,在于手法多变,颇有花俏之意,但又不同于花拳,故名化门。
  化门的风格和洪门相反,没有大开大合的动作,却以柔化、小巧为主,多用手腕“制化敌劲,引进落空”,其牵缘手法有化开对方进攻之意。此拳种重视单手练习,主要手法是:巴、探、挂、拿等,要点是“掌不离腮,肘不离怀”,发拳时每一手,挠头钩挂,讲究手脚轻快。
  化门中的典型套路是三十六闭手,三十六闭手又称四川南拳,也叫“天罡手”(俗称天罡星三十六),其内容丰富,方法多变,攻防严密,刚柔并济,具有远踢近收,远手近肘的特点。此外尚有二十四贴身靠、大连拳、八化拳、白虎鞭、抱月双刀、七星拜月、披棍等几十种拳械功法。目前分布流传于成都、重庆、南充、内江、万县、涪陵等地。

  (七)字门

  此门收势摆成规定的“之”字形成‘一’形,因此得名。也有人称“字”者为“智”的谐音,有以智取胜之意,此门特点为高桩长手,功架起伏大,腿法少,出拳时用鼻发声,讲究气催力、静待动,发力迅猛,动静相兼。传习拳套功法有近40种,如有七、八、九锤拳、九手、十二神手、六合齐眉棍、八卦力、子午功、之字手等。现今流传分布为两支,主要流传于内江、达县、大竹、巴中、自贡等地。

  (八)会门

  会门亦称慧门,其拳架与字门相仿,练拳时主张“观师默像”,其迷信色彩较浓,练拳中多搀杂咒语,并常伴随发出“嗨”“吁”“嘘”等怪声。历史上会门的代表拳种为“神拳”。利用气功的特点,结合拳技,练就强身御敌之技,俗称“劈空劲”,但由于过份夸张了其效果,故“砍不进杀不入”之说,成了无稽之谈,这种“神拳”现仍流传于四川、湖北、贵州一带,四川常见于巫山和长江沿岸。
  当前会门在流传上大体分为三支。其中一支在合川、大足、重庆、内江等地流传,动作简单,风格别致,有总择手、七星拳等拳架。其二在川东、川北、遂宁等地流传,动作朴实、柔刚兼备,吐拳有声,注重意气力相合,如择拳二路等。其三流传于雅安、天全等县地,以吞、吐、封、化、贴为五字诀,技法上讲究避实就虚,声东击西,借力打力,起腿低矮,步手独特,流传有近20种拳架功法,如风拳、九拳、神手、五形手等。

  以上八个拳派虽然风格各异、特点不同,但是能够相互影响,相互学习,、取长补短,共同长进。如僧门虽以高桩见长,但多学岳门的矮桩。洪门虽有大开大合,刚劲有力的特点,但又兼学化门的小巧柔化,多用手腕的风格。

  “五花”是指流行于四川不同地区的五个武术流派。它们是:(1)流行于成都地区的黄陵派;(2)流行于川东地区的点易派;(3)流行于川西地区的青城派;(4)流行于川北地区的铁佛派;(5)流行于川东地区的青牛派。

  湛然大师在《峨眉拳谱》中所说的流派,是指清初或清朝以前所形成的峨眉武林流派。这些流派随着时间的流逝,有的逐渐消失,有的一直流传至今。到了清代,峨眉佛教发展到鼎盛时期,而道教却日趋衰退,出现了“佛道融合”的形势。在这种形势下,峨眉武术也有新的发展,不断产生新的门派。例如,清朝末年,峨眉子午门武术的创立就是“佛道融合”的一个典范。

  峨眉子午门武术,是清末峨眉山的神灯长老与清虚道人所共同创建的。神灯长老师是峨眉山太空法师的弟子,清虚道人是峨眉山九老洞的道长,两人都擅长峨眉武术,并先后去河南少林寺取经,练就一身少林功夫。后来,清虚道长还专程去湖北武当山学习武当派武功。僧道二人回到峨眉山后,苦心磨砺,共同探讨少林、武当和峨眉三打派武术之精华。清虚道人目睹神灯长老童颜鹤发,武艺精湛,便拜长老为师。师徒两人将三派武术精华熔为一体,自成一派。此派内则练气,以静制动,外则练力,体壮筋强。由于这种武功多在子午二时辰练习,故称“峨眉子午门”。

  子午门武术除子午拳之外,还有子午刀、子午剑、子午棍、子午枪等器械。其风格以子午拳为代表。子午门的创建和形成,充分体现出峨眉山僧、道两家为发展峨眉武术携手并肩,同心协力,互相切磋,不断创新的风气。




  相关推荐